凯发K8国际一触即发

LC-MS/MS 法测定大米中 33 种真菌毒素残留量

   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。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大米等粮食安全的长期隐患之一,已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。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,其来源多样、稳定性强、健康危害严重。据报道,在全球范围内,每年约有 25%的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,特别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——大米、玉米、小麦。因此,预防和控制粮食真菌毒素污染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内容,故针对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多组分、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技术亟待开发。

    本文依据粮油检测标准《LS/T 6133-2018  粮油检验 主要谷物中 16 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,建立了使用K8凯发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超高效液相色谱-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EXPEC 5210  测定大米中 33 种真菌毒素化合物含量的快速且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,为大米中真菌毒素类化合物含量检测提供参考。

样品、标准品、试剂和设备

    仪器:EXPEC 5210 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;

    样品:大米;

    标准品:33 种真菌毒素的标准品购于天津阿尔塔;

    试剂:甲醇、甲酸、均为色谱纯,水为超纯水。

image.png

液相和质谱条件

正离子:

image.png

负离子:

image.png

样品前处理

    (1) 取样:精密称取 0.5 g 供试品粉末(研磨过筛后),置 15 mL 离心管中;

    (2) 溶剂重复提取:加入 2 mL 甲醇:水(3:2)振荡 10 min 后,超声 10 min,离心取上清液;残渣中加入 2 mL 乙腈(含 1%甲酸), 振荡 10 min 后,离心取上清液;残渣中再次加入 1 mL 甲醇:水(3:2),振荡 10 min 后,离心取上清液,最终合并三次提取的上清液;

    (3) 上样:上清液过 0.22 um 滤膜,上机检测。

典型色谱图

    按照上述 2.2 条件上机测试,真菌毒素的典型色谱图,如图 1 和图 2 所示。

image.png

图 1 正离子模式下真菌毒素典型色谱图(以 FB1 计,10ng/ml)

image.png

图 2 负离子模式下真菌毒素典型色谱图(以玉米赤霉烯酮计,2ng/ml)


线性和检出限

    标准曲线溶液配制:以空白大米基质配制系列梯度的真菌毒素标准溶液,以目标物的定量离子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,目标物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,建立标准曲线,在对应的线性范围内,相关系数 r 值均在 0.995 以上。

1 正离子模式下部分真菌毒素标准曲线信息

image.png

3 负离子模式下部分真菌毒素标准曲线信息

image.png

重复性

    从真菌毒素储备液中吸取一定量的标准品,以空白大米基质稀释成标准曲线低(标曲点 3)、中(标曲点 6)、高(标曲点 9)浓度的对照品,进样 6 次,考察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复性,结果图 3 和 4 所示。由图 3 和 4 可知,真菌毒素的保留时间 RSD 在 0.20%以下,峰面积 RSD 均在 5%以下,精密度较好。

回收率

    从真菌毒素储备液中吸取一定量的标准品,以空白大米基质稀释成低、中、高浓度水平的标准品。经过2.3 样品前处理得到的回收率结果图5 和6 所示。真菌毒素的回收率在80 -120%

之间。

样品测试

    按照 2.3 中样品制备方法处理样品,批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,结果表明大米中有 3.6 μg/kg的伏马毒素 B3 出。

结语

    本实验考察了 33 种真菌毒素的线性、精密度、灵敏度、回收率等指标。实验结果表明 33 种真菌毒素相关系数 r 均大于 0.995,线性良好;定量限在 0.1-10 μg/kg 之间。在低、中和高的浓度下,连续进样六针 33 种真菌毒素的保留时间 RSD 在 0.20%以下,峰面积 RSD 均在 5%以下,精密度较好,并且在低、中和高的浓度下,33 种真菌毒素的回收率在 80-120%之间。由此可见,使用K8凯发科技高灵敏、高抗污染能力的 5210 系统可以对大米中的 33 种真菌毒素残留量进行快速、准确、灵敏的定量检测。


附录


EXPEC 5210型 LC-MSMS 配置清单

image.png


K8凯发科技姓名*
K8凯发科技联系电话*
K8凯发科技
K8凯发科技

我已阅读并同意《隐私协议》

Copyright© 2021 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 网站地图